与此同时,仍要始终不渝地充分利用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相关力量,改善国际货币体系,对现有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货币滥发行为,进行适当的约束。
本文的逻辑需要从头说起。中国的做法是出口拉动经济,实际上也是印钞消费,不过是美国人印钞消费中国。
银行的意义在于能够扩张信用,银行信用的源头在中央银行发行的基础货币,所以最终而言是印钞搞建设。控制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为了保护本国劳动者,要考虑资本外流对内部和谐的影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整合的影响。看市场各方反应如何,看是否还有人民币升值预期,热钱是否还要涌入,加息空间是否可以打开?中国外汇储备不可能完全靠贸易逆差消化,与其中国企业走出去不如回购外资企业,对美元投资者来说,当年,你们是带着美元来的,现在,你们带着美元走吧,咱们两不相欠。土地资本化的前提是地租和土地增值收益归占有者。主权信贷搞建设能促进资本社会化企业的成长。
为什么不能笑看国际货币体系风云变幻,做一个沉默的旁观者?货币和货币之间的关系,类似于语言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比如英语和蒙古语间的关系。解决外汇储备巨额累积问题只能是经济政策的调整,其关键则在于中国货币主权的恢复与收入分配大幅度向劳动者倾斜的措施,汇率云云都是浮云,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更是风险巨大之举。在这场暴跌前还有一些迹象也在说明新危机即将到来,就是美国政府在7月份再次提出要对美国公司汇回国内的利润大幅度减征所得税,据说可以吸引回来3000亿美元,而这个做法只是在2008年次债危机爆发最严重的时候才采用过,所以这个举措也显得奇怪。
须知中国并没有身处世界经济体系之外,而是深深地融入其中,尤其是与美国的经济联系,是世界各国中最高的。由于目前有毒资产规模已经比次债危机爆发时要大得多,所以危机的规模会比上次大。新次债危机是暴跌原因有人问我,你不是说危机会在7月出现吗,怎么到8月初才发生美股暴跌呢?其实这些人没有注意到,美股的这一轮下跌是从7月22日以后开始的,从7月23日到8月4日美股开始暴跌前的8个交易日,道指已出现了罕见的八连跌,已累计下跌了6.8%。美股8月初以来出现的连续暴跌,不少人解读认为,这是受美国国债上限危机的影响。
从2011年末到今年7月25日,美国广义货币M2突然从8.82万亿美元猛增到9.32万亿美元,即7个月内就投放了5000亿美元,月均投放量达到714亿美元,已经超过了2008年月均625亿美元的救市水平。第三,在这场危机爆发后可能出现美元崩溃。
如果说八连跌是新次债危机的序幕,那8月3日以后的三次暴跌,就是新次债危机正剧的开场了。7月份出口增长率虽有恢复,但从国际海运状况看,6月份以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出现大幅下滑,说明国际贸易的显着萎缩已经发生,对此中国不能不警惕。目前的有关调查说明,地下钱庄的短期贷款利率高达月息6%,是国有银行的十多倍,而借钱的人主体是中小企业,这样高的利率是他们背不起的,持续时间长了必然会发生大量的中小企业倒闭,由于中小企业吸收了七成左右就业,中小企业倒闭多了又必然会带来日益增多的失业和各种社会问题,所以这种情况是不能任其发展的。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掩盖真相,以免市场在获得真相后会发生对美国金融资产的更大规模抛售,就是要用信息不对称的手段,好使自己跑得更顺利。
因为中国目前面临的最大经济问题,仍然是产能严重过剩,如果外部需求进入新一轮萎缩而产能继续增长,爆发生产过剩危机就将是未来两年内的事。其实这两个问题根本都不是问题。我之所以能准确预测美国经济在今年7月以后会出大事,根据是美国在次债危机爆发后,庞大的有毒资产并没有得到处理,而是被掩盖和冻结起来。但是清偿危机不同,是因为企业手里的资产已经变得一文不值,已经资不抵债了,由此所发生大规模债务违约,不是提供流动性能够解决的问题,所以再多的QE也化解不了当前面临的危机。
总之,对美国暴跌的原因有各种不同的解释,而在我看来都是牵强附会。美国目前面临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庞大的贸易逆差必须用资本项下的顺差来弥补。
因为投资完成额的高速增长,更多代表着已经完工的新增生产能力增长,所以要看现实的投资需求情况,就应该看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与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这两个指标。在新危机正在逼近的时刻,中国应该做的事情是给本国经济增加温度,而不是继续降温。
因为危机爆发时才会采取的措施,又何以在没有危机的时候被拿出了用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潜在的危机已经可以看得很清楚,必须赶紧采取对冲措施。不仅如此,美国庞大的衍生金融资产的基础,是美国金融体系对美国实体经济大约23—24万亿美元的贷款,这些房贷、汽车贷款、学生贷款和信用卡贷款被美国金融机构证券化后又被衍生化,才形成了庞大的衍生金融资产,所以一旦底部被压垮,盖在上面的这座衍生金融大厦必然会跟着垮下来。到时对美国拥有顺差的国家就不会愿意再接受美元,也不会愿意继续拥有美元资产,美元和美国的金融市场就会发生崩溃。进入 王建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美国债务危机 。买美债的投资人越来越少,只有靠美联储来包销。一般来说,可以用当年新发国债对GDP的比率、累积国债对GDP的比率来衡量经济健康程度。
从累积国债看,欧元区是85%,美国是100%,日本是200%,显然不管怎么看都是欧洲经济最健康。所以,这一次危机的爆发,其结果很可能就是美元的崩溃。
所以,美国推出QE3毫无悬念。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
在新危机正在逼近的时刻,中国应该给经济增加温度,而不是继续降温。放着这样的问题不讨论,却把一个不是问题的美债上限拿来炒作,显然就是为了转移人们的视线。
我说的这些许多还是根据情况推测的结论,而没有相关的新闻报道来印证,2009年初以后,在美国的新闻报道中,就再也见不到那些在上次危机中形成的庞大的有毒资产的身影。QE的性质在QE2后也发生了变化,就是从为美国的金融与非金融企业融资,变成了直接为美国财政部融资。然而在改善分配机制方面政府所取得的成效至今仍很有限。而2011年7月末与2010年11月末相比,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仅从49.8万亿元增加到50.3万亿元,即仅加了5000亿元。
美联储这样大规模的投放货币,加上从7月23日开始的美国股市八连阴,我们不难猜到美国在7月前后这样大规模地投放货币,是在为那些重陷债务泥沼的美国金融机构紧急输血。从长期看,应加快体制改革以理顺分配关系,以及启动大规模的城市化。
然而这样天大的矛盾,想藏又怎能藏得住呢?美国的金融机构因为最了解内幕,所以到危机袭来的时候已经知道这场危机已经难以化解,所以就开始抛售股票套现,这才是这场股市暴跌的真实原因,也通过股市暴跌这个现象,暴露出一点狐狸尾巴。以前靠的是金融机构生产的金融商品输出来维持顺差,在次债危机爆发后,美国金融机构生产金融商品的能力被毁掉了,只有靠美国政府站到前台来卖信誉尚存的美国国债来维持顺差。
更大的现实问题是,直到目前我们仍然把反通胀放在宏观调控工作的首位,仍然没有感觉到外部大危机的逼近。在次债危机第一次爆发时,2008年底在美国大约5000万个用贷款买房的家庭中,有200万个家庭出现了债务违约,当时主要是借了次债的低收入家庭还不起房贷。
从货币政策看,利润已经降到零,已经没有下降空间,唯一能实施的就是QE,但是QE只能解决流动性问题,而美国目前面临的不是货币流动性不足产生的问题,而是一场新的、更大规模的清偿危机。从长期看,还必须加快体制改革以理顺分配关系,以及启动大规模的城市化,只有这些做法才能从根本上开启中国的内需,从而保证中国在世界大危机中能屹立不动。美国先是用手中的三大评级公司打掉欧元区部分国家的主权债务信誉,又用手中的媒体机构把欧债问题夸得比天大,其实欧洲经济比起美国要健康得多。问题还在于,一个标准的衍生金融合约一般是五年。
还有一个指标,就是看何时会出现美股、美债和黄金齐跌而美元独涨的局面,那时就应该是美国新次债危机进入严重时刻的警报。因为如果是流动性不足,那就意味资产质量好,只是目前一时卖不出去,所以只要银行肯融资帮企业喘口气,企业就能活过来。
其中,在6月20日-7月25日这一个月出头的时间里,就集中投放了2480亿美元,是前7个月全部投放量的一半,而在2008年时的最大月度货币投放额也没有超过2000亿美元。因为如果是美股跌而黄金和美债还在涨,就说明金融机构还有信心进行投资,资本仍然在各个投资领域移动,但是如果所有资产领域都跌而只有美元涨,就说明美国的金融机构已经到了最后时刻,只能拼命抓现金来应付清偿危机了。
但是美国政府的负债率大大超过警戒线后,人们也开始怀疑美债的信誉。2010年11月,这两个指标分别是26.8%与25.9%,但是到今年7月则分别是19.4%与19.3%,回落都十分明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